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全球的灵活就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其办公场所、工作时间和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就业成为很多年轻劳动者的热门选择。然而,灵活就业人员比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疫情突发,许多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市场需求骤减造成的收入大幅下降,尤其对于一些以线下工作为主,或是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政府疫情防控要求无法外出,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却无法像企业雇员那样享受带薪轮岗的工作安排,属于停工即停酬。同时多数国家灵活就业人员无法享受失业保障,一旦确诊感染,或被要求隔离,无法正常工作,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尤其是对于那些低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日常生活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部分G20成员国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台抗疫纾困政策时,已经把灵活就业人员当成重要的帮扶对象,一些成员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中小微企业群体,给予帮扶,有的成员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员工等传统就业形式相同的福利待遇。还有一些国家专门出台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措施。
在一些社会福利体系发展较完善的国家,灵活就业人员在疫情期间的保障成为制度中的一部分,比如:法国已经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保;美国也首次将失业保险覆盖至灵活就业人员,英国提出的“灵活就业收入支持计划”为未来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设立初步的模板,经过不断完善,或将形成体系。
将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逐渐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不仅仅是帮助灵活就业人员抗击疫情的影响,也是在缓解疫情影响下产生的就业压力,解决民生根本问题,同时,更是本国社保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形式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