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金融支持
  • 2020-03-18
  • 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
  • 编写
  • 一、稳定企业贷款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部门联合提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3月1日联合通知明确表示,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如果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可以向银行提出延期申请。银行可根据企业受疫情影响和经营状况,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最长可以延长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罚息。

    特色举措:

    • 山东省滨州市设立3000万元中小企业应对疫情金融稳定基金,为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过桥资金。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政策性转贷专项资金规模扩大至3亿元,扩大企业支持范围,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快速转贷服务。

    • 广东省广州市财政统筹安排5亿元,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障中小微企业运转工作中的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给予财政奖励。

    • 澳门特别行政区针对两年内创办的中小企业推出特别“中小企业援助计划”,提供上限60万澳门元的免息援助贷款,最长还款期8年。

    二、简化流程,降低成本

    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辟服务绿色通道,加大线上业务办理力度,简化授信申请材料,压缩授信审批时间,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财政部2月1日提出,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特色举措:

    • 浙江省宁波市发起“你复工、我送贷”大型融资对接活动。企业只需登录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融资对接”板块输入融资需求,全市64家银行机构将在后台“等贷”“放贷”,企业“一次都不用跑”,48小时内通过资质审核的企业就可以得到放款。

    • 北京市设立“助困抗疫绿色通道”,并推出“援疫保”业务,全程无纸化,仅需企业提供电子版材料和视频材料,不再到企业实地考察,另一方面,审批材料缩减为过去的2/3,减轻了企业负担。此外担保审批与银行放款两个流程无缝衔接,过去需要半个月甚至超过一个月才能走完的流程,目前只需要3天左右。

    三、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便利快捷的优势,尽快开发疫情期间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满足中小企业需要。发挥各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线上政银企对接,推动融资供需精准匹配。

    特色举措:

    • 中国建设银行专门为疫情防控全产业链,以及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客群推出“云义贷”信贷专属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建行“惠懂你”APP、手机银行等渠道,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办理。“云义贷”上线仅1天时间,授信金额便超12亿元,惠及1100余户新老客户,投放金额达3.68亿元。

    • 中国工商银行针对防疫以及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推出了“抗疫贷”“医保贷”“用工贷”等专属线上信用贷款。截至2月25日,工行全线上发放的信用贷款余额已超过35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超过7万家。

    四、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财政部2月1日提出,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企业和个人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通过适当延长贷款还本付息期限、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

    特色举措:

    • 上海市对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由财政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

    • 辽宁省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75%给予贴息,期限不超过1 年,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





  • 合作

  • 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 韵网-全球智能孵化网络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加中商业与发展中心
  • 启迪创新研究院
  • 清华海峡研究院
  • 清华x-lab

  • 版权所有©2019 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内容归 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 所有,如需转载或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 扫码识别二维码
  • 关注 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