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业观察(GEM)2017/2018 中国报告》于2018 年11 月16 日在厦门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创业圆桌对话上发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发布了报告。
该报告是由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和启迪创新研究院联合完成的,是2002 年以来发布的第15 份年度中国报告。报告基于过去15 年的年度调查数据,从中国创业活动的结构特征、质量、环境和区域差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创业活动15 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创业者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是25 至34 岁的青年,占创业者总数超过30%,且创业者中60% 以上的创业动机为机会型,并持续提高。2002 至2017 年的15 年中,中国低学历创业者比例逐步下降,高学历创业者比例有所提高,收入高的人群创业增多。大部分创业者选择在以批发或零售为主的客户服务业创业,具有高附加值的商业服务业创业比例低。
报告称,中国终止创业( 过去一年内将企业关闭) 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由2003 年的8% 下降至2017 年的2%。同时,中国创业者认为自己具备创业能力的比例有所下降,且对创业失败的恐惧比例有所上升,这一比例从2002 年的25% 上升到2017 年的41%。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成功创业所要求创业者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报告表示,总体来说,中国创业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断提升。与G20 经济体相比,中国高成长创业企业的比例处于G20平均水平以上。虽然15 年间中国创业活动的质量在提高,但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高技术创业比例来说,与G20 经济体中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在创业环境方面,中国创业环境在不断改善。有形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文化与社会规范等是创业环境中一直表现较好的三方面,而商务环境、研发转移和教育与培训等方面表现较弱。数据显示,15 年间中国城乡创业活跃程度比较均衡,但城市机会型创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区域创业活动的差距还没有显著缩小。